有这样一件文物被评为“中国九大镇国之宝”之一,因为太过珍贵,故宫为它单独建了一个展馆。相传这件宝贝在乱世时就会销声匿迹,到了太平盛世又会被意外发现。它传承过程中命途多舛,甚至被“不识货”的人当成磨刀石。说到这里,您是不是已经猜到它是谁了?这件文物便是陈仓石鼓。
图片
陈仓石鼓是秦国的一件文物,被誉为大秦帝国的“东方红”,又被康有为誉为“中华第一古物”。石鼓上有篆书雕刻,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前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,它也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、篆书之祖。
图片
陈仓石鼓完成后便神秘消失,一直以来“神龙见首不见尾”,直到唐贞观元年(627年),一位牧羊人在陕西凤翔陈仓山北阪,意外发现了一块有10面的怪异大石,形状似鼓,刻有大量的神秘文字,笔法奇异。附近村民开始对它焚香跪拜,惊为天赐神物。
图片
“安史之乱”时,唐肃宗于雍城得知此石的传闻,便命人将它运下山,安放在城南,却不想刚放数月,叛军便兵临城下,只能将它草草埋于荒野。此后的千余年里,它先后又被历代帝王将相寻找、保护,又在各种战乱时神秘消失。直到1931年,为避日寇,石鼓随着故宫的国宝南迁,存放在重庆,不断迁徙,在南京短暂停留后又被艰难地运送至重庆,1949年后入藏故宫,保存至今。
图片
这件石鼓因文字而贵重,它的书法价值远高于历史价值,张怀瓘在《书断》中称赞:“开阖古文,畅其戚锐,但折直劲迅,有如铁针而端委旁逸又婉润焉。”康有为点评:“如金钿委地,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。”虞世南、褚遂良、欧阳询等都亲自临摹做拓,杜甫、苏轼、韩愈等都为石鼓作诗。
图片
《陈仓石鼓》十面文字刻有十首四言诗,记录秦国历史事件,《马荐》歌颂秦朝开国君主秦非子牧马建秦;《汧殹》歌颂秦襄公封侯始国;《霝雨》歌颂秦文公伐戎迁汧建都;《虞人》歌颂秦穆公称霸西戎;《作原》歌颂秦孝公变法;《銮车》歌颂秦孝公“天子致伯”;《田车》歌颂秦惠文王东扩要道;《而师》内容不详;《吾车》歌颂秦昭襄王定蜀;《吾水》歌颂始皇帝统一天下。
图片
《陈仓石鼓》笔画圆劲浑厚,行笔平稳匀速,形成“玉箸篆”般的均匀质感,转折处多圆转自然,尽显古朴雍容。结构趋向整齐规范,左右结构字讲究对称均衡,上下结构字则注重比例协调。石鼓文在整体规整中又不乏生动变化,为后来小篆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,堪称中国文字由象形向符号化演进的关键实证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